【健康科普】得了“腰椎间盘突出症”怎么办?
长时间的弯腰工(劳)作、干家务,会导致人的腰椎间盘退变。这是人类身体进化未完全适应人类工作、生活方式的后果。四足动物腰椎平行于地面,不需要承受弯腰时上半身的前倾力矩;而人类需要长期弯腰干活,腰椎间盘、关节突关节、韧带、肌肉要承受很大的前倾力矩,所以很早就发生腰椎间盘退变(图1)。
图1.腰部活动时的错误姿势,会导致腰椎间盘退变。
腰椎间盘外层纤维环破裂,髓核突出,压迫神经根,导致腰臀部疼痛(牵涉痛)和腿部疼痛(放射痛)(图2)。
图2.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神经压迫机理
患者腰臀部的牵涉痛是由于分布于纤维环、硬膜、关节突关节、椎旁肌的痛觉神经纤维受刺激所致;表现为腰部困痛或锐痛;理疗、按摩、贴膏药可缓解;但单纯的椎间盘切除手术早期并不能明显缓解腰部和臀部疼痛,除非同时做椎体间融合手术。
而患者大腿、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状疼痛是由于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所致。轻度的椎间盘突出称之为“膨出”,表现为原来呈肾脏形状的椎间盘在肾门凹陷处隆起,可以理解成象棋子的鼓肚子样形状。而局部突兀、不圆滑的椎间盘隆起则称之为“突出”。一般情况下,“膨出”是椎间盘突出的早期阶段,一般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得到缓解;而“突出”在非手术治疗3-6月后不能缓解时常需手术摘除突出且产生压迫的椎间盘。
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?
1.首先要避免长期不间断的腰椎间应力活动,如长时间打麻将,上网,看电视,久坐,劳动等。每1小时要起身活动一次,如广播体操,太极拳等,或只是给自己5分钟踢踢腿,活动活动腰。
2.其次要采取正确的坐、立、干活姿势(让重物尽量贴近人体的重心线),减轻腰椎间的应力。如下图所示(图3)。
图3.腰部活动的正确姿势
3.加强腰背肌锻炼。可以在俯卧在床上做“燕子飞”(角弓反张)动作,或挺腹动作(图4)。
图4.腰背肌锻炼的正确姿势
为什么要做这些动作?人体腰椎间盘在30岁后开始退变、脱水,相应的其周围的纤维环、后方的关节突关节所受应力增加,也发生退变。退变的结果是腰椎在活动时稳定性下降,神经受刺激导致腰痛。人体除了上述的脊柱稳定装置,还存在动态的稳定装置——腰椎周围肌肉(包括腰大肌、腰方肌、竖脊肌等)。这些椎旁肌对维持腰段脊柱的稳定性至关重要,尤其是在脊柱静态稳定装置(椎间盘、纤维环、关节突关节)失效后。椎旁肌就像帆船桅杆周围的斜拉索具,又像电线杆周围起稳定作用的钢丝牵引线。只有这些斜拉索强壮结实,桅杆和电线杆才能稳固。同样道理,只有锻炼出强壮的腰部肌肉,才能稳定住已经退变的腰椎结构,避免进一步的腰椎不稳,椎间盘突出,压迫神经根。
一旦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,如何治疗?
非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:消除神经根水肿,减轻局部的炎症; 松弛腰段肌肉,减轻椎间盘内的压力;消除腰段肌肉内的炎症反应,打破恶性循环。对于“仅有腰痛症状,没有或有轻度腿麻症状”的患者,建议行非手术治疗。方法包括:
1.休息,但并非绝对卧床。急性发作时可考虑卧床,目的是放松痉挛的腰部肌肉,减轻椎间盘所受的应力。但长期卧床(2周以上)会导致腰部肌肉松弛,一旦起床难以发挥稳定腰椎的作用,进一步加重症状。国际上最新的观点是“动静结合”。即疼痛急性期休息制动,疼痛缓解后戴支具下床适当活动,以起到缓解腰部肌肉痉挛,重建人体腰部肌肉动态平衡的目的。
2.保护性腰围应用。硬质腰围可以起到“体外韧带”的作用,协助稳定腰段脊柱。
3.理疗,推拿,按摩,热敷均可起到“活血化瘀,消炎止痛”的目的。
4.牵引对缓解腰部肌肉痉挛有效,是一种被动的缓解神经根压迫的措施,暂时有效。
5.可以辅助以药物治疗,包括抗炎止痛-氟比洛芬巴布膏等膏药和塞来昔布、依托考昔等口服药,消肿-迈之灵,放松肌肉-乙哌立松,营养神经-甲钴胺等。
对于保守治疗3-6月无效;疼痛和神经根受损症状的进行性加重;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,可以行椎间盘摘除等手术治疗。